1月2日上午,备受市民重视的重庆站铁路归纳交通纽带工程(简称重庆站,也称菜园坝火车站)开工发动改造。
此次开工改造的重庆站,是新中国建立后自主规划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始发终到站,是重庆铁路纽带4个首要客运站之一,承载了重庆几代人的回忆。
新建重庆站将引进哪些铁路线?是否有轨迹交通线抵达、乘客怎么快速进出?何时能改造完结……1月2日,就市民关怀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委和担任重庆站规划的中铁工程规划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担任人。
功用
车站和站场面积翻倍,引进“两高一普”铁路线
“重庆站改造后,将完毕渝中区不通高铁的前史。”市交通运输委相关担任人表明。
依据规划,新建的重庆站,将打造成重庆新地标——重庆会客厅。2027年,有望完成渝厦高铁与既有成渝高铁在重庆站贯穿运营。乘客可在此乘坐成渝、渝厦等高铁列车,换乘多条轨迹线路,完成5分钟内方便换乘。
改造前的重庆站,规划为3台7线的尽端式车站,站房面积2.6万平方米。
改造后,重庆站将引进“两高铁一普速”:“两高铁”为成渝高铁、渝厦高铁,“一普速”为成渝铁路,站场规划扩为7台14线,站房分5层、面积共6万平方米,猜测乘客年发送量2360万人次。
▲重庆站效果图。
“改造后的重庆站,面积和站场均为本来的两倍多,包容的乘客更多。”市交通运输委相关担任人说。重庆站改造及配套纽带工程,总出资约150亿元,暂定总规划为62万平方米,分期建造,其间此次出资约66亿元,工期3年。
据介绍,比较于新建车站工程,重庆站改造规划要施行大规划的拆改建工程,工程建造难度和杂乱性可谓史无前例。
担任重庆站规划的中铁工程规划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总担任人张文磊表明,规划团队从城市视角动身,统筹城市归纳功用与交通功用,杰出“传承”和“立异”,营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时代铁路客站。到时,将构成蓉渝长厦主通道及沿江高铁辅佐通道,是重庆市“高铁成网、纽带成型”的重要一环。
联接
车站四向可进,衔接5条轨迹线,乘客能快速换乘
重庆站周边现状路途杂乱,顶峰时期拥堵严峻。怎么最大程度地完成路途分流,防止周边交通拥堵?
张文磊表明,规划计划倡议“公共交通优先”,经过进步公共交通、特别是轨迹交通占比,然后削减地上出行的车流量,然后到达缓解拥堵的意图。
改造后的重庆站,规划了5条轨迹线路,市民乘坐轨迹愈加方便。
重庆站站房可与在建的轨迹交通18、27号线以及规划的26号线完成快速换乘;经过主动步道、电扶梯,完成与轨迹交通1、3号线换乘。依据猜测,60%以上的乘客可经过规划轨迹交通18、26、27号线以及两路口1、3号线进出车站,这样大幅度下降地上出行乘客占比,缓解地上交通压力。
现在,重庆站用地周边仅有菜袁路一条城市主干道。新规划的计划,依照“城市过境交通与车站到发交通别离”的准则,为便利车辆进入车站迎送乘客以及市民方便乘坐高铁,在重庆站用地北侧新建一条路途,作为重庆站进出的首要通道,以缓解菜园坝片区交通压力。
改造计划依照“山水织补”的规划理念,还规划多条南北向及东西向慢行体系,构建多元立体的步行网络,将北部山体、南部滨江公园及车站片区进行“织布”缝合,发明具有山城特征、疏通方便的CTC(列车调度会集体系)的中心车站。与改造前的重庆站单一乘客进站比较,重庆站选用了“北侧为主、东西南为辅”的乘客四向进站计划。
▲重庆站效果图。
首要乘客可经过北侧完成快速进出车站,站房西侧设置了腰部落客区,南侧菜袁路一侧也可就近上落客,东侧作为老重庆站的首要进出方向也设置了进站口。这样,新重庆站将构成会集落客与周边路途多点落客相结合的方法,防止传统会集式落客导致进站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完成乘客快速进站。
景象
出现山水特征,重视重庆前史回忆与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站改造计划立异性将候车厅、出站厅上置,削减地下开挖,依照“向上开展”的归纳交通纽带理念规划,选用特别的立体布局方式,充分利用站场上部空间,新建站房、配套停车场、城市配套开发的主体功用,均设置于铁路站场上方,更具防洪功用。
如此一来,乘客站立在车站候车厅,可透过玻璃窗,北望鹅岭风景、南揽长江美景,拥有望山看水的花园式候车体会。
“新建重庆站最大的亮点,便是它是一座可以传承前史和回忆,规划为山、水、站、城四维交融,为山水站城调和相融的现代化车站。”张文磊表明。
张文磊称,重庆站改造,以“串融山水、连续文脉”为理念,打造垂江山水生态轴和沿江前史人文轴。
特别是车站串联滨江绿洲、站房、半山崖线、长江一路、鹅岭二厂以及前史文明资源,传承适应山势、层层叠叠、随坡就势的山城意象。顺江区域,打造五光十色的前史人文轴,规划布局铁路文明公园、重庆站牌坊、文创集市、艺术展廊等文明要素,构成人文荟萃相貌带,展现成渝铁路前史,传承铁路精力。
▲重庆站效果图。
此外,新重庆站仍是一座智能车站。为防止传统会集式落客导致进站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完成乘客快速进站,车站建有才智纽带信息管理渠道,完成智能列车车显、智能公告、智能服务引导、智能指路、智能动态标识等服务。
“改造后的重庆站,紧跟当时国内高铁站规划趋势,完成与城市共融共生,不只提高了城市对外交通功用和市民出行质量,也改进了既有片区老旧的城市相貌,必将带动周边区域晋级提高,渝中老城的老旧片区将从头开放魅力。”市交通运输委相关担任人说。